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5-12-31 18:51:14 发布人:本站编辑 阅读次数: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与健康

课程编号:0803002

课程类型:基本素质与能力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负 责 人:孙东喜

编制单位:教务处

1.课程性质

1.1课程的定位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大学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和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1.2课程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2、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2.1课程的设计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2课程的设计思路

高职体育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要充分体现高职体育对所有学生从事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和健身的普遍指导作用,即体育的普及性和共同性。同时,也要根据我校各学院各专业技能特点,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三个贴近、三个服务”,即公共课程要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社会,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专业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3、课程目标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征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水平,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课程目标。

健康属性目标

身心健康目标

体质发

展目标

增强体质,完善技能,塑造健硕体魄,奠定生活、劳作、体育休闲的坚实基础。使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心理发

展目标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坚毅的意志品质,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各类职业岗位要求。

终身体育目标

体育文化素养目标

认识体育运动对身体、心理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体育技能掌握目标

熟练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并能运用于锻炼实践中。掌握常用健身方法,有效发展体能与素质,形成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职业属性目标

职业素质目标

职业体

能目标

从高职学生职业岗位的特殊性发展,采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发展学生适应劳动必须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

职业素

养目标

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职业道

德目标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竞争、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且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方法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运动健身与康复保健的知识与方法,能够利用体育锻炼来预防职业性疾病;了解常见体育比赛规则,丰富体育文化素养。

学习能

力目标

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任务的策略能力;实现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有机结合的学习能力。

4、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及我校实际情况,遵照“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要根据我校各学院各专业技能特点,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三个贴近、三个服务”,即公共课程要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社会,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专业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根据我院的专业设置和现有教学条件,制定教学时数共56学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部分(4学时)和运动实践部分(52学时)。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有重点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年级

项目教学内容

知识要求

学时

理论课

4学时

1、体育与健康概述

2、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3、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4、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

5、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体育素养

6、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7、体育欣赏

8、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含义,并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告别亚健康。

2、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科学锻炼的方法。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制定训练计划,运用所学知识对资深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评价,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3、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理解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社会健康的关系,为发展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4、使学生了解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有针对性的预防运动损伤及学会应急处理的方法。
5
、使学生了解何为体育素养及自身应具备的体育素养知识。

6、使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如何传入我国,以及现如今我国的奥林匹克理念。

7、通过观看精彩的体育比赛和优美的运动旋律,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特有的文化底蕴。

8、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及测试项目和锻炼方法。

4

运动实践部分,根据教学场地设施以及学生的运动喜好,主要学习足、篮、排以及田径、武术五大运动项目。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基本的竞赛规则。掌握所学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全面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及道德修养。并通过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职业身体机能。

年级

项目教学

项目内容

知识、技能要求

学时

一年级

运动实践课

52

学时

篮球

1、篮球运动中的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

2、进攻的基本战术(传切配合、掩护配合)。

3、防守的基本战术(半场人盯人、2-1-2区域联防)。

1、了解篮球运动起源和发展以及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2、掌握篮球运动基本知识、技术、战术。

3、了解篮球竞赛的规则。

14

排球

1、排球运动中的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拦网。

2、进攻的基本战术(“中一二”、“边一二”战术)。

3、防守的基本战术(“一二三站位”、“三二站位”)。

1、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

10

足球

1、足球运动中的颠球、踢球、停球、运球、抢截球、掷界外球。

2、进攻基本战术(小组进攻战术、全队进攻战术)。

3、防守的基本战术(小组防守战术、全队防守战术)。

1、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基本的竞赛规则。

2、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战术。

10

一年级

运动实践课

52

学时

田径

1、田径运动中的耐久跑项目(起跑、途中跑、冲刺跑)。

1、田径运动的内容、特点和锻炼价值。

2、基本了解田径竞赛规则。

8

武术

1、武术基本功(拳、掌、勾、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

2、初级长拳三路(预备式及一二三四段共38个动作)。

1、弘扬民族体育文化。

2、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及初级长拳三路套路。

10

身体素质

仰卧起坐、俯卧撑、蛙跳、引体向上、仰卧举腿、定时跑、折返跑、变速跑、后退跑、弓步走、负重深蹲等等。

1、全面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道德修养。

2、打造良好的职业身体机能。

贯穿教学过程

五、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5.1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以运动实践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

5.1.1运动实践考核:

每学期在项目技能与身体素质内容中至少选取三项进行考核。对照评分标准、体质健康标准给予相应成绩,测试不及格者,本学期体育成绩最高记分为59分,补测不通过者不得毕业。(针对身体情况特殊的学生,在技能考核方面会酌情处理)。

考核内容如下:

1、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0次)。

2、排球:双手正面垫球和发球(各10次)。

3、足球:足球运球绕赶跑。

4、武术:初级长拳三路。

5、田径: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

评分标准:

1、篮球:以学生完成单手肩上投篮数量得出相应分数。

2、排球:以学生完成规定考试内容一次性垫球和发球的实际数量得出相应分数。

3、足球:以学生完成规定考试内容一次的实际时间得出相应分数。

4、武术:以学生完成规定一套动作的连贯性、完整性得出相应分数。

5、田径:以学生完成规定考试内容的实际时间得出相应分数。

5.1.2过程考核

说明:包括考勤考核和学习态度考核。

每学期出勤未满三分之一者,体育课程成绩最高记分59分。体育课堂教学迟到、早退3次计缺勤1次(迟到6分钟以上者为缺勤);学生事假、病假须提前向任课教师提交书面假条并由系部领导或辅导员签字证明,经体育教师批准后,方可休假或进行课堂见习(特殊情况可按规定申请病休或免修)

对课堂表现优异,不仅对自身要求严格,更会协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其他同学的学生,在平时考勤成绩上会给予加分鼓励)。

5.2课程成绩形成

过程考核30%+期末运动技能考核70%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者体育总评不及格。

优秀(90-100

良好(80-89

中等(70-79

合格(60-69

不及格:59分以下

Baidu
map